Thursday, September 6, 2012

“Success ... is about the difference you make in people's life.” Are you sure?

Michelle Obama said with tears in her speech, "Success isn't about how much money you make. It's about the difference you make in people's life."  Logically, I think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here.

First of all, some differences are good, and some differences are bad.  Yes, Obama and his government have made many differences in many places in this planet and in many people's lives.  Not every difference made is good.  At least we should say "It's about the GOOD difference you make in people's life".

Is a difference good or not?  The answer is of course subjective.  There is no universal ground truth.  It depends on whom you ask and how you ask.  That is exactly why we need politicians to deliberate data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at is the major part of the candidates' job.

Does everyone's life need a difference?  The leader cross Pacific Ocean said, "不折腾", meaning "don't sway, keep the predefined direction".  In the last 4 years, Obama's government and Hu's government fought with each other on many cases where one party wanted to make a difference, and the other one wanted to keep the established advantage.  By the way, Obama's government is not always the one that would like to make a difference.

Last, what is a difference after all?  The world is evolving and differences happen all the time anyway.  Our world have many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in the future, but we can only experience one of them.  Then, the whole point in Michelle Obama's statement is the difference the party she represents wants to see.  Is that subjective after all?

In no means I want to say Michelle Obama is a bad speaker.  Instead, she is such a good speaker, as good as her husband, that, more often than not, too good to be a president.  :-)

Friday, August 3, 2012

“白岩松 我所经历的北京 我所看到的伦敦”

一篇实在的短文。


白岩松 我所经历的北京 我所看到的伦敦

      先说说几个名字吧,几个这几天处于风口浪尖的名字。叶诗文,于洋,王晓理。在
网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在说这场风波之前,我想先谈谈四年前。四年前的北京开幕式,
有外国同行善意问我,开幕式为什么没有关于毛主席和革命的内容?我和身边的同事都笑
了,但笑得并不轻松,在中国媒体人日益开放,包容的今天,试图用新闻的眼光去报道新
闻时,外国媒体对红色中国的解读掺杂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理解误解反复纠缠,中国的身
影愈发模糊。

       四年前,我曾经说过一句话 ,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奥运归奥运。当然,这
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要不然我们不会说奥运经济,不会说金牌战略。但金牌战略错了吗?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肖天说得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两个领域,竞技体育的目的就是拿
金牌。仔细一想,的确是这样。一个职业运动员,奥运金牌包含了他一生的泪水汗水与坚
持,你告诉他,参与第一,友谊第一,那运动员用什么去支撑四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日夜
苦练呢?但很不幸,西方媒体以及部分国人却始终抓着中国所谓的金牌战略不放,大谈美
国,英国的大国心态。但当聚光灯对准美国时,我们难道会对科比,詹姆斯说,总决赛好
好放松,重在参与吗?荒唐可笑不是吗?而当英国连续四天无金时,网上批判声铺天盖地
,甚至视卡梅伦首相为瘟神。其实,在对待奥运,对待金牌的态度,所有国家都是一致的
渴望,而西方媒体往往宽己严人,他们在指责朝鲜运动员只知道为国争光,指责中国运动
员是机器人的同时,却忘记BBC奥运前专门推出的纪录片《戴利---为不列颠而跳水》。



  四年前的开幕式,是张艺谋导演和团队呕心沥血的制作,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开幕式,
其间的艺术手法令人瞠目结舌,表现主题恢宏磅礴,还原了中国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但伦
敦奥运会后,我们却听到来自同胞的不和谐声音,他们认为伦敦开幕式给中国上了一课,
因为伦敦幽默,节约,懂得反思。我承认,伦敦开幕式是一场优秀的开幕式,但远谈不上
伟大。因为从头到尾我们很难看出这场开幕式说的是奥运主题,开幕式就是一场命题作文
,否则美国开幕式一定最好,因为美国可以把所有本国的影视剧,音乐堆砌在一起。观众
只要欣赏艺术本身就可以了。西方是现代文明的滥觞,但绝不代表在艺术领域有定价权,
不可能西方觉得幽默好,我们就去幽默,西方觉得反思好,我们就一定要在奥运上反思。
中国的强大是内在的强大,中国艺术有理由对蓬皮杜,对后现代,对安东尼奥尼说不!

      好,四年过去了,我们从过去的四年学会了什么呢?我们的形象依然不够伟岸,西
方媒体不理解我们的情形时有发生。我们的国民心态依然存在不足,我们会条件反射去质
疑自己的国家的一些东西,我们的思维定式告诉我们,只要是豪车出交通事故就是富无善
,只要官员略有出格就是官无廉。体育则言必谈举国体制,而丝毫不想弄清究竟什么是举
国体制,中国为什么要举国体制,西方又是怎么去做的。我们的民众神经脆弱而敏感。



       伦敦奥运会在我看来就是四年前种种元素的发酵,到了四年后,终于成为了一
场又一场风波。在孙朴之争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对韩国的揶揄。在吴景彪痛失金牌后,媒体人
将他痛哭“有愧于祖国”的情形无限放大,甚至编造假新闻。在易思玲首金的背后,我们
发现了首金和首铜喻丹的巨大落差。最近的质疑叶诗文服用兴奋剂和女羽第一女双被取消
资格毫无疑问是将中国推到了台前。在叶诗文事件中,我们如果大度点,会认为这是西方
的习惯性质疑,因为BBC曝光过FIFA丑闻,毁掉了西方世界的许多神。这是BBC的工作。但
如果我们严肃考虑,这次事件是一次选择性质疑,BBC为什么没有在菲尔普斯一己之力
拿下八枚金牌怀疑过?为什么那么多震惊世界的世界纪录没有怀疑过?飞鱼索普说得好,如果
这次是一个英国少女破世界纪录,就不会有那么多质疑。我们很遗憾,遗憾西方媒体号称
的自由新闻,却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我们很愤怒,愤怒这种选择性怀疑违反了新
闻的真实平等及时有效。当菲尔普斯狂揽八金时,中国媒体人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是一种
态度,更是一个民族的气节。

       中国女羽被取消资格,这件新闻不得不说是重磅炸弹,处罚力度之严,是历届
之最。我第一时间表达了愤怒,因为这是残缺的赛制决定的。而且在主流运动项目上,这几乎
是必然的选择。举个例子,当足球强队提前一轮出现时,往往派二队出战,这难道不是一
种消极比赛吗?只不过羽毛球没有替补,只能亲力亲为,打一场消极比赛固然过分,但取
消资格未免失之偏颇?接下来的问题,很多网友不明白为什么女羽演技那么差。答案其实
很简单,因为韩国也想输,当你对手实力比你差一大截,还抱着必输的信念,你要怎么做
呢?赛马比快很容易,但是怎么比慢呢?所以女羽的将士们按照赛前部署,忍下了观众狂
嘘,忍下了奥林匹克精神的违背,只是为了自己不用过早手刃姐妹。却换来这样一个裁决
。女羽将士为不公平赛制埋单,为羽毛球救赎自己弱势项目的行为埋单。却换不来一丝的
理解,甚至我的同事新华社杨明还以<国羽丢人丢到家>为题进行批判。就像于洋赛后说的
,运动员的伤病你们懂吗?四年的艰辛说取消就取消?的确,体育需要讲规则,讲理性,
但不意味着要牺牲选手来成就规则,甚至在没有违反规则情况下取消资格。讲人性的体育
是最美的体育,所以埃蒙斯连失三届金牌依然被世人爱戴。我们期待更好的规则,更人性
的奥运。不希望看到弱势项目断臂自救,不希望我们的运动员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四年了,中国进步了,但面对西方媒体的挑衅逼问,我们有点束手束脚,不敢直面质
疑,反戈一击。我们面对权利的丧失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对待自己的传统优势项目上
,我们球员忍受了一改再改的规则,观众却认为国羽 ,国乒拿金牌是正常的,不拿很
丢脸。这种心态令人心寒。柏杨说丑陋的中国人,芮成钢说中国缺少大国心态。的确,北京奥
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快速崛起的中国,伦敦奥运,我们能否看到中国民众的崛起呢?

Wednesday, August 1, 2012

消极比赛罪

惊闻世界羽联决定以消极比赛的理由取消8名羽毛球员的奥运参赛资格。金钱又一次战胜了体育本身。

为什么这是体育本身的失败?体育的核心,是在规则的范围内争夺锦标。连在古罗马时期人类就知道搏击的时候要斗智斗勇。合理运用规则是体育精彩的一部分。

为什么是金钱的胜利?世界羽联与奥委会其实并不关心谁胜谁负或水平高低。整个事件的核心是观众不开心了,认为比赛不好看了。关键是票房会受到影响。可别忘了,是世界羽联与奥委会更改了赛制,增加了比赛的场数,根本目的是挣钱!

有意思的是,所涉及的两场比赛,对阵双方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消极比赛,这充分说明了这两场比赛的艰险:真的不能赢啊!这好比在棋局中,双方互相弃子抢杀,能被认为是消极比赛吗?

如果消极比赛罪名成立,比赛不好看就是消极比赛,会引出一大堆问题。在一场可以平但不能输的比赛中,你不能死守,不能密集防守。这样会使比赛不好看,是消极比赛。正选队员在腿没断、胳膊没折前不能换下场,否则是消极比赛。如果体育精神能激励我们做别的事的话,你不能把弱一点的论文投到弱一些的杂志或会议上,否则是消极比赛。随便一个文物展,中国和法国要么不参展,要么就得把整个故宫和卢浮宫的国宝都搬过去,否则是消极比赛。参加慈善拍卖,你得把全副身家都压上,否则是消极比赛。夫妻俩拌嘴,你不能闹着玩、怜香惜玉,否则是消极比赛。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都不能用。什么以退为进、兵不厌诈都是消极比赛。

还好,我已经老了,不用参加比赛了。

Sunday, June 3, 2012

申请国航和南航积分卡的经历

最近为我的父母和岳父岳母申请国航和南航的积分卡。过程很痛苦,不吐不快。

首先,网站申请不太好用。想通过北京的一台电脑在网上申请国航积分卡,每次提交都说是“system currently is not available.  please try later”。通过网上申请南航明珠卡,要接收一个验证码。给学校的邮箱,收不到。赶紧注册一个sina.cn的邮箱,还收不到。打电话到客户服务,说邮箱收验证码很麻烦,很多邮箱都收不到,可以试试163.com。再注册一个163.com的邮箱,还是收不到。这才明白,客户服务所说的邮箱收验证码很麻烦的意思是此路不通!我真愚钝啊。

其次,积分卡需要手机号。我说我没有手机,服务小姐就象考古学家发现了10万年前狗的化石一样:你怎么能够没有手机呢?这是不可能的。我顿时无语。

此外,国内网站的验证码设计得很有意思。大概是国内模式识别的技术太高超了,光让输入图片中的字符已经不足以证明用户是一个人。当我注册163.com邮箱时,验证码竟然是“象和蛇哪一个是在十二生肖里?”

在北京花了一个多小时,国航的卡总算申请到了。今天下午花了一个多小时,南航的卡还是没办好。只好等下回到大陆出差的时候借朋友的手机来半了。

忽然想起一个最近听到的笑话,稍微改一下:“我对系统可用性的不满已经到达了临界点。下一步,应该打幅度提高临界点。”

Monday, April 9, 2012

早睡好习惯

最近,我又恢复了早睡的好习惯。晚上到睡觉时间,女儿会准时爬过来,拖着我去找妈妈,或者拖着妈妈来找我,再不然就自己爬到床边,拍着床叫我们。总要我们都躺下了,她才肯睡。想偷偷溜出卧室?她看得清楚着呢,马上哭给你看,还真流眼泪。

Soul Mountain

Just read Soul Mountain by Xingjian Gao.  What it impresses me most is the author's skill of sharing with a reader many Chinese people's feeling in 80s.  The story itself is not important.

In addition to his superb writing skills, what made the novel a milestone is, to my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s awareness and recording of many Chinese people's real feeli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ir hearts in very early days.